云南信息报讯 云上融媒记者 闵杉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10月10日,《中国常见外来入侵物种》科普插画展开幕式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美术馆隆重举行。本次展览由云南大学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云南大学科技处(校科协)、生态文明科普星火馆、生态与环境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省城市生物多样性国际联合研发中心、云南省西南及跨境生物多样性数据信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动物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汇聚了跨学科智慧,以艺术与科学交融的创新形式,为公众呈现了一场生动的生态科普盛宴。
群英汇聚,共启生态科普新篇章
开幕式现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书记徐媛媛、生态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耿宇鹏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维薇博士等二十余位专家、嘉宾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徐媛媛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此次展览是“新文科建设与跨学科融合的生动实践”,彰显了高校在生态安全领域的责任担当。策展人耿宇鹏教授则从科研数据筛选、插画风格设计到互动环节创新,揭秘了展览背后的匠心:“108幅作品不仅是科普载体,更是一道守护生态的‘可视化防线’。”
活动现场
艺术赋能,让科学知识“活”起来
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郭进华老师作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代表在发言中指出,视觉传达设计是连接科学与大众的关键桥梁,学科交叉的新模式是科研数据不断走进“寻常百姓家”的重要途径。研究生顾耘华作为创作团队视觉媒体艺术研究工作室代表发言,以“科学求真、艺术求美”为理念,将“生态秘境”故事绘本作为示例,阐述了艺术如何赋予科学知识温度与感染力,引发观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鸣。
展览现场
沉浸体验,互动闯关点燃热情
展览以“108幅插画绘就生态防线”为核心,系统展示了外来入侵物种的识别特征、危害机制及防治技术,并配套科普绘本、文创产品及互动挑战区。在“抽卡识入侵,闯关赢好礼”环节中,观众通过趣味问答赢取生态主题礼品,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参观者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印象深刻,原来生态保护可以如此生动有趣!”
互动环节
跨学科协作,彰显生态守护力量
本次展览凝聚了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多部门协作成果,并联合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人与自然》杂志等机构,体现了“科学+艺术+传播”的协同创新模式。正如耿宇鹏教授在宣布开幕时所言:“守护生态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希望每位观众都能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与师生共同合影留念,并步入展厅自由观展。据悉,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这场科学与艺术交融的生态之旅,正等待着更多人加入,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活动现场嘉宾合影